您的位置 : 星尚小说> 首页 > 现代言情 > 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

更新时间:2024-05-27 22:15:52

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

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 奶油樱子 著110101715400

《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,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“奶油樱子”的创作能力,可以将秦始皇商鞅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,以下是《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》内容介绍:废井田、明法度、奖励耕战、军功授爵、推行县制等措施的实施,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,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,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,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。(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)●商鞅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: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。...

《第考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章》章节试读:

西周过了是东周。

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,是一个社会大动荡、大变革的时期。

1、东周: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洛邑,史称“东周”;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(春秋:(公元前770年-公元前476年)因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;战国:(公元前475年-公元前221年)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《战国策》而得名)。

兼并战争、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(①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,②社会大动荡、大变革)。

2、春秋时期社会变化:(注意三点)(1)经济发展:春秋后期,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,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;(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)(生产力的发展是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)(2)王室衰微:社会经济发展使诸侯国各自为政,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,郡县制出现,分封制瓦解,周天子地位下降,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。

(3)列国纷争(诸侯争霸):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、诸侯国势力强大,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,以“尊王攘夷”的名义,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(霸主地位)。

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(春秋无义战);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。

(在春秋争霸过程中,有些诸侯国被灭掉,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)促进了民族交融,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,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固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。

(在不断的战争中,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,出现了民族交融)。

3、春秋首霸: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,积极改革内政,发展生产;同时改革军制,组建强大的军队,以“尊天子,攘西夷”为旗号,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。

●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志事件: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。

(春秋后期战国前期,晋国的韩赵魏将晋国分了(三家分晋),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(田氏代齐))●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:王室衰微,列国纷争(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,各国国君纷纷称王,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,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)春秋战国时期,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,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。

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。

4、商鞅变法:公元前356年,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,“立木为信”取信于民,开始变法。

废井田、明法度、奖励耕战、军功授爵、推行县制等措施的实施,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,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,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

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,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。

(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)●商鞅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: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,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要有勇气和魄力,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。

▲▲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原因:(补充了解)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;②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;③法家思想的推动。

战国后期,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,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。

5、都江堰:(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)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,在长江支流岷江中游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(防洪灌溉)都江堰,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“天府之国”。

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(启示)。

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,各种学说蓬勃兴起,出现了“百家争鸣”的繁荣景象。

6、老子:春秋后期楚国人,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主张:无为而治”(与世无争天下太平);人应该顺应自然;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,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;著有《道德经》一书。

(道家的经典)春秋时期,与老子同时代的还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。

7、孔子:春秋后期鲁国人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
其核心思想是“仁” 和“礼”;主张仁者爱人,为政以德,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,推崇西周的政治制度;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:①创办私学,广收门徒,有教无类(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)。

②注意因材施教。

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,谦虚好学。

④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,“温故而知新”。

⑤编成《春秋》。

孔的言论收集在他弟子整理的《论语》一书中。

(个人经历:孔子出身下层贵族,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吏,因在政治上不得意,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。

晚年回到鲁国,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,编订了《春秋》等书)社会大变革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,出现了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

8、“百家争鸣”:各派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,著书立说,彼此论战辩驳,取长补短,这一文化繁荣的局面,史称“百家争鸣”。

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,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,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。

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,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,影响深远。

●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:(注意总结:)①社会经济的发展,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,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。

(春秋战国时期,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,生产力发展,奴隶制经济崩溃,封建经济迅速发展)②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,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;③各国统治者竞争需要,争相招揽人才。

9、“诸子百家”:(注意区分)(确切的讲诸子百家是在战国时代)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,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。

思想领域非常活跃,形成不同学派,史称“诸子百家”;(1)墨家:代表人物——墨子,主张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,支持正义战争;提倡选举贤能和节俭(尚贤、尚俭)。

(代表了中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)(2)儒家:代表人物——孟子,主张“春秋无义战”,笼统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;要求实行“仁政”;“民为贵、君为轻”,保护自然资源; 荀子:主张“礼治”,明确尊卑等级,维护社会秩序。

(3)道家:代表人物——庄子,主张顺其自然,精神自由,独立人格。

(4)法家:代表人物——韩非,主张改革,反对空谈仁义,提倡法治,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(5)兵家:代表人物——孙膑,提出“战胜而强立,故天下服矣”▲▲对待儒家思想(传统文化)的正确态度。

(补充了解)(1)总的原则是既继承其中的精华,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,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。

(2)要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,如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历史责任感,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的精神追求,安贫乐道的精神力量,它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,坚毅的人格,积极的生活态度,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,尊老、敬贤、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。

战国中后期,统一逐渐成为时人的共识。

秦始皇顺应时代的潮流,灭六国而统一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,开启了一个时代-----秦汉时期。

(公元前221——公元220年(统称秦汉))。

小说《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《新高考历史通史,中国史和世界史》章节列表: